公文的概念:
公文,全稱公務文書,是指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行政管理活動或處理公務活動中產生的,按照嚴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規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傳遞信息和記錄事務作用的載體。
簡單的說,公文是處理或聯系公務的文件。
公文的作用:
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一章第三條:黨政機關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傳達貫徹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公布法規和規章,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示和答復問題,報告、通報和交流情況等的重要工具。
指導工作,傳達意圖。 (通知)
聯系工作,交流情況。 (函)
請示工作,答復問題。 (請示、批復)
總結工作,推廣經驗。 (通知、決定)
記載工作,積累史料。 (各文種)
公文的特點和種類:
與普通的文件不同,公文具有以下特點:
•法定性
•工具性
•規范性
•時效性
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02月22日聯合下發),公文種類分為:
(一)決議、(二)決定、(三)命令(令)、(四)公報、(五)公告
(六)通告、(七)意見、(八)通知、(九)通報、(十)報告
(十一)請示、(十二)批復、(十三)議案、(十四)函、(十五)紀要
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號、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組成。
什么是公文管理:
公文的擬制、辦理、處置的一系列相互關聯、銜接有序的工作。主要是公文進行收發、分類、編號、處理、流轉、歸檔、調閱和定期銷毀的完整過程,一般由辦公室文書專門負責,年終存檔后由資料室負責管理。
一般包括發文管理、收文管理、檔案管理三個大的方面。